校長的話

謝秀貞校長的話 – 愉快學習

我們當然希望幼兒「愉快學習」,到底如何能讓幼兒愉快學習呢?上學年,本校以「音樂和戲劇」的教學模式,促進幼兒群性發展。本學年繼續以「音樂和戲劇」發展幼兒創意力。從幼兒表現得知,老師的教學均能誘發幼兒學習興趣,並能幫助幼兒在德、智、體、群、美、靈各方面的發展,有不錯的果效。

學習的意義在於成長,學習是要明白更多事情,正如J.M. Keller 提出以下的學習模式元素: A(Attention注意)、R(Relevance關聯)、C(Confidence自信)、S(Satisfaction滿足感)。本校運用音樂作為教學的溝通媒介,讓幼兒以輕鬆愉快的方式進行學習,能誘發幼兒的學習動機。舉一個簡單例子:幼兒平時吃飯時間總是吃得很慢,透過唱《責任感》歌,激勵幼兒自行進食,培養獨立處事的態度。由於唱歌能引起幼兒的注意力;歌詞內容與幼兒生活經驗有關聯;加上「音樂」具有很大的感染力,能帶給幼兒愉悅的情緒,當重覆唱歌的時候,幼兒自然自發地學習新的知識內容,使之獲得自信心及滿足感。

本校一直以《聖經》的真理,塑造孩子純良正直的優良品格,引導他們從小建立正面的人生觀,積極面對成長的挑戰,願幼兒能透過音樂,學得有價值、學得充實、學得自然,譜出快樂的童年,並能真正享受愉快學習帶來的好處。

兒童的心理需求

成人有「心理需求」,幼兒也一樣,在成長過程中有不同的「心理需求」,不宜忽略。

首要的是愛的、關懷的需求。讓幼兒感覺到你非常愛他,父母一定要把愛「表達」出來,讓孩子能體驗到、感受到。這樣,孩子也學會如何去愛家人、愛別人、愛自己、愛生活。一個得不到愛的孩子的心理發育是不平衡的,常見的是情緒經常失控,無法自我控制等。

歸屬感的需求也不能忽略。幼兒喜歡有同伴、有父母、有家庭,也就是喜歡有所歸屬。當幼兒受到冷落或忽略時,便會欠缺歸屬感,覺得「人人都排斥他、否定他」,久而久之,他就會對家庭、甚至對社會產生排斥心理。

在愛與歸屬的基礎上,孩子也需要建立自尊心。自尊與自信,對幼兒心理發育及未來發展至為關鍵。建立自尊,應由成人的鼓勵開始,特別是家長,作為他們重視的人,家長一句鼓勵,讓孩子感到自己的價值,自尊、自信正是這樣開始建立的。

再進一步是成就感的需求。當幼兒第一次體驗到成功的經驗,並得到適當的鼓勵時,他便會有一份成就感,覺得自己做得來,也會繼續做下去。這種成就感可以促使幼兒嘗試,拓闊經歷。

學習是幼兒成長十分重要,而好奇心則對學習很重要。好奇心屬於幼兒的天性,他們對周遭的事物滿有好奇心,喜歡探索世界,會主動去問、去摸、去看,這樣就開始了學習。成人最好認真解答孩子的問題,一來增加知識的積累,二來啟發其認識、解決問題的能力,最重要的還是滿足孩子好奇心的心理需求。如果兒童的好奇心得不到滿足,他們學習的意欲和求知的興趣是會受到打擊的。

幼兒成長的培育

家長對幼兒成長至為重要,事實上,培育子女就是我們自己生命的一部分,看着孩子天天發展,我們明白為人父母的意義,甚至享受其中。

近年教育局加強幼稚園階段的家長教育,強調家庭和學校協作,讓家長和老師共同培育幼兒,讓孩子愉快健康地成長。

其中一個最有效的培育取向,是「身教」。這不是甚麼新道理,而「身教」的重要性也不會因為古舊而不適用。要教好下一代,首要從父母自身出發,很多時候,管教子女的取向來自父母自身的經歷,這樣,成人過去的經驗,便不自覺地複製到子女身上。

因此,我們尤其需要重整自己的成長經歷,分析甚麼適用,又有甚麼教訓值得汲取。這個過程中,也要考慮對孩子的觀察,更要尊重孩子的感受和想法。

在尊重和愛的環境裏成長的孩子,會更愉快、健康地在成長的道路上奔馳。